身體視文化 合1

身體視文化 系列海報創作

設計|方序中 Joe Fang  @究方社 JOEFANGSTUDIO
執行|林婉筑 East Lin  @究方社 JOEFANGSTUDIO
紙張與印刷協助|王慶富 @品墨良行
攝影|蔡秉孝 Ping-Hsiao Tsai @尖蚪映畫 FOUFA STUDIO
以為最熟悉的,卻是最陌生。
從小到大,無時無刻都與自己的身體產生關係,但目的性卻讓這份關係變得薄弱。
試著把自己的雷達啟動,感受做滿,體會到點到位,每處的細胞將會重新活化,享受著這樣的互相撞擊。
最後完全的展開,回到最初的狀態,你會發現,這些痕跡與記憶將會留著,提醒著這段美好關係。
素材局部:

0329_20040329_19880329_19812

 

Poster A
紙材|高級微妙紙 64g/m2
文博會poster 2

一張皺掉的紙
痕跡是永遠存在的
將陌生的彼端碰觸
每一個動作
都是一個紀錄
也是一個新的啟程
Poster B
紙材|奇光紙 145g/m2

文博會poster 2

不同時期
不同心境
不同的方式
不同的感受
留下的痕跡也變化莫測

Poster C
紙材|奇光紙 145g/m2

文博會poster 2

一張紙對折不過七次
挑戰身體的極限
卻會像上癮一般
渴望著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​​​​​​​

其他七位平面設計師及影像創作者的海報創作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​​​​​​​

Body Imaging
身體視文化
2018臺灣文博會 華山文化概念館 中4A
主策展|格式設計
協同策展人|方序中
方序中邀請小子、Sydney Sie & Zen Yun Zon、李君慈、陳青琳、黃家賢、彭冠傑、3cm等8組平面設計師及影像創作者,
在兩天一夜的合歡山登山行程後,將身心靈的感受,以三張系列海報創作的形式詮釋今年主題「從身體創造」。
 
格式設計 則將展場設計以框型的垂降帷幕,
隔出八個獨立空間,
參觀時必須壓低身體進入小尺度的展區,
觀後再一次彎腰走向下件作品。

29744507_2175072539189579_3448090439224308301_o身體視文化 合230715621_10155750754586973_277206900204896256_o30706464_10155750754616973_5194326760518320128_n1_OqIEsVk1ii1vhpgqWtq13A

主辦單位|文化部
執行單位|台灣創意設計中心
策展人|王耀邦(格子)
協同策展人| 方序中
展覽策劃執行|格式設計展策
參展人| 3cm、 彭冠傑 Jay Guan Jie Peng、 Sydney Sie、Tim Wu、 Yun Zon Zen、 李君慈 Jyunc-cih LI
 陳青琳 (Kim Chen)黃家賢 Andrew Wong廖小子 (廖俊裕)(依筆劃排序)
多媒體合作夥伴| Samsung台灣三星電子
山岳裝備協力| Patagonia Taiwan
特別感謝| 山山印刷
山岳技術攀登顧問| 米亞桑戶外中心
合歡攀登計畫嚮導|魏泰域、張國威
動態影像製作團隊|莊騰傑、章弘毅、張廣展務營運|翁熒熒
行銷暨公關統籌|胡蘭玉
展覽企劃執行、文案、展策編輯|楊偉成、陳婕寧、劉力菁
整體視覺統籌|莊皓、方智弘
空間設計、展場工務統籌|張哲惟、彭一揚
空間執行協力|孫施翔、 謝姍螢
展場攝影紀錄|汪德範
展覽執行協力|陳逸柔、林宜、范至忻、鄒昀達、楊順志、楊和唐
展場文案翻譯|王品軒、史帝芬、李冠楨、麥譽耀、張文蒨、黃川容、黃雯郁
▩ 華山文化概念館 展覽地點|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 中4A
▩ 展覽時間|4/18(三)- 22(日) 10:00-20:00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 
照片與影片 來源